2020年7月11日 星期六

第30集 海洋公園的海洋動物哪裡來?能還原真實的海底世界嗎?

「用聽的救動物」是個podcast頻道。讓你只要打開耳朵就能利用零碎時間了解動物保護與寵物的資訊。很開心你能來收聽「用聽的救動物」,我是Alice。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小時候有學過,地球上有 70%是海洋,只有30%是陸地,地球上現存的物種約為五百萬到五千萬種,但被記載的僅有一百四十六萬種,尚未記載的大多數仍存在於海洋中的未知角落;生物分門別類從最大到最小範圍有介門綱目科屬種,而全世界生物分類一共有33個門,海洋就占有32個門,而其中的12個門,只存在於海洋中,陸地上根本找不到。經常親近海洋,就會發現海洋生物的物種的確比陸地上豐富許多。海洋之所以能夠容納數以百萬種、色彩繽紛,又各具特色的豐富物種,和多達三~六級的海洋食物鏈,與生存空間的廣闊有很大的關聯性。而人們為了能夠欣賞各種海洋生物的姿態,也新建了越來越多間水族館或海洋公園,像是近期桃園又即將又要新開一間水生公園,主打是在日本廣受民眾喜愛的日本橫濱八景島海島樂園「Xpark」首家海外分館,但是同時間在香港,因為疫情影響遊客人數,今年五月份,香港海洋公園向政府申請補助金,以免倒閉,但很神奇的是,據調查,有五成的香港民眾是反對的,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議題。那我們趕快開始今天的節目吧!

其實無論哪個海洋公園或水族館,主要都有兩大問題,
第一、海洋生物的來源很少揭露,國際間各海洋公園的生物來源,主要是透過交換、買賣、自行繁殖,但野外捕獵目前仍佔來源的最大多數。以台灣為例,遠雄海洋公園自開館後向日本太地町進口了17隻野生海豚;野柳海洋世界自1980年起向澎湖購入60多隻野生海豚;屏東海生館則是以教育、研究為名,向俄羅斯陸續進口10隻野生小白鯨。其中不乏在運輸過程中緊迫不耐、或是圈養不適導致死亡的動物。像是海底的大型哺乳類動物鯨豚類,他們天性就是擁有社群結構的習性,和人類一樣為群居動物,群體中有家庭成員、有各自的任務,牠們共同行動、覓食與抵禦天敵,擁有各自的崗位與責任,才能確保這群家族成員都能永續存活。但是當家族成員,其中少數被我們人類殺害或捕獵,造成家族缺了一角,這個家族很可能因此失衡,造成群體解散、單獨個體生存不易、生育率跟抵禦天敵的能力都下降等等危機,導致難以生存,或是被迫遷離原有棲地,從而衍生野生鯨豚的族群數量減少、面臨物種瀕危等困境。所以,海洋公園或水族館展示的海洋動物哪裡來的呢?把他們帶離原本生存的環境,就算有獲得人類不差的照顧,但是脫離群體的鯨豚在天性的行為與精神層面有辦法獨立生存嗎?原有海洋裡的家族群體又會因為被捕獵的成員消失,而發生什麼樣的危機跟傷害呢?其實我們人類同理心同為群居動物的鯨豚就可以知道,人是無法永遠獨處還活的好好的,群居動物的天性就是活在與家庭成員間及同伴間的關係裡,而我們人類一個家庭或一個團體失去某個成員,對我們的家庭與團體來說無論在實質的生存或精神層面都是很大的傷害。

第二、人類再怎麼努力,確實還是很難透過人造的方式還原海洋生物原本的棲息空間,所以斥資多少錢的海洋公園或海生館,在世界各地持續都一直發生著海洋動物因為生存空間環境不適應,沒有特別病因而提早死亡的例子,像是鯨鯊平常白天會待在較深的海域,甚至出現80公尺深度。一般則在5至10公尺深。亦曾有紀錄顯示,最深可潛至1,900公尺。此外鯨鯊每天洄游可達34公里。相較之下,一般海洋公園雖然一定會訂製大的水缸,但已在台灣最大的水缸為例,長33公尺、寬22公尺、深8~12公尺,水容量100萬加侖。所以其實多數海洋公園提供了我們人類覺得足夠的大的超大型水族缸給鯨豚鯊魚等動物,但對於他們來說,活動範圍跟坐牢沒有兩樣,也因此野外鯨鯊平均「高壽」70~100歲,甚至可能超過160歲,但人工圈養的鯨鯊狀況差,幾乎都很「短命」。一份紀錄沖繩海洋館自1980至1998年飼養過的16隻鯨鯊報告發現,其平均壽命竟只有16個月。我記得七年多前,我有到屏東的海生館玩,在那裏看到小白鯨時,就覺得環境不太對,小白鯨的活動空間四周都是水泥,就是個大約二到三層樓高的大型水缸,人類會覺得很酷,可以從樓上走到地下室,不同角度看小白鯨在裡面游來游去,但兩隻一起,等於只有一個同伴,沒有其他任何動植物等物種,當然當時不太懂這些,還想說可能小白鯨生存的深海底就是長這樣吧?結果回家後的幾週到幾個月,就陸續看到新聞,說屏東海生館的小白鯨莫名的陸續死亡,因為本來就會一直追蹤健康狀態,沒有特殊疾病。我想,人類也一樣,一輩子把你關在監獄裡,連現在有的犯人福利都沒有,不能跟其他人互動,不能出來放風,不能參與獄中的各種活動,就是關在一個空間裡,但給你很營養健康的食物,我想大家都會瘋掉,從心理層面影響到生理層面,一定也會有一堆毛病。

當我們透過水族館與海洋生物互動,想藉此經驗親近並愛護牠們之時,卻忘了這些從大海來到陸地的動物,離回家的路也就越來越遙遠了。對於人類而言,水族館是提供研究保育、教育娛樂功能的場所,但對於海洋生物而言,水族館終究不是自由的大海,也不是熟悉的家鄉。美國生態保育之父 Aldo Leopold 說:「一件事情如果傾向於保存生物社群的完整、穩定和美,那就是對的,否則就是錯的。」生物保育的焦點應放在對整個生態系統的保護。早在 2000 年科學家就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呼籲保護全球最少 30% 的海洋,2003年世界公園大會(World Park Congress)提出要在 2012 年最少做到 20% 至 30% 的海洋受到嚴格保護。可惜因為政治因素,2010 年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定下保護全球海岸與海洋面積的目標是 10% 而已。更令人沮喪的是,截至 2020 年 4 月 12 日全球只有 7.43% 的海域被劃為保護地,連 10% 的目標也落空。當然,保護海洋是大家共同的責任,每個人都可以隨手做起,比如說少用塑膠製品,因為塑膠垃圾會使海洋生物誤食而導致死亡、找三五好友一同去淨灘、分享保護海洋的知識給親朋好友等等,而除了保育外,水族館也有教育和娛樂的目的,但隨著科技越來越進步,在未來,我們是不是能夠期待一座沒有活體展示,但依然能發揮教育與遊憩價值的水族館出現,例如運用科技的力量發展虛擬實境的擬真動物園與海生館,讓更多海洋生物,可以悠然自得的在最適合他們的家園中活著。其實想想,一個人一生中,會去海生館或動物園幾次?但那些動物們卻要被囚禁一輩子,不要為了滿足人類短暫一時的遊樂或教育目的,就害其他同樣有生存自由權利的動物要受苦,其實換位思考,發揮同理心,想想如果是我被這樣對待,如果是我面對這樣的處境,我是什麼感受?就會明白了。


非常謝謝你今天的收聽,如果你有任何的想法、問題或希望能在頻道討論的話題,我非常期待你能跟我說,無論在iphone的podcast或FB或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我都會很高興收到你的消息。如果你喜歡我的頻道,也希望動物們都能越來越好,我想邀請你在iphone的podcast ,或者Youtube或者Spotify上訂閱我的頻道,讓我知道你也關心動物議題,也想請你幫我把這個頻道分享給你的家人或朋友,讓大家都能在上下班通勤或者運動下廚時,很忙但是耳朵有空的時間,收聽『用聽的救動物』頻道。那我們下次見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