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4日 星期日

第68集 到超市找找『動物福利標章』,支持友善經濟動物的商品!

 大家好,我是Alice,不知道大家買菜時會不會注意各式各樣的認證標籤,這些標籤代表這些食品經過了嚴格的控管流程,讓消費者買起來可以更安心,但是過去,認證標籤的重點放在食品安全上面,從肉品的供應鏈來看,一般來說是從養殖、屠宰、加工最後運送到商家賣給消費者,主要受到檢驗的部分是加工後的那一段流程,是否符合安全食品的標準,也就是人類的角度出發,去檢視,確認不會造成人類的飲食安全問題。但忽略了養殖及屠宰的過程,像是生產雞蛋的母雞,許多業者為了達成更好的經濟效益,A4大小的籠子裡塞了四隻蛋雞,而它們的一生就在這小小的空間度過,或是像豬牛等體型更大的動物,也常常好幾隻被關在狹小的空間,連轉身都沒辦法,有些更因為長期缺乏運動,導致四肢退化,沒辦法好好走路,從動物福利的角度來看,確實這是一直被多數消費者忽略的問題,因為看不到、不了解、甚至不關心,但若先暫不把重點放在動物福利上,因為這些非人道的飼養方式,讓這些飼養的動物也更容易生病,業者就需要投放多的藥物,而殘留的藥物也導致食品安全的問題,就算不關心動物的人,也該關心這個與自己切身相關的食安問題,所以趕快勇敢的把今天的節目分享給你身邊的人,不論他們是否跟我們一樣關心動物。

在台灣每年約飼養3.7億隻家禽、790萬頭豬、6萬多頭泌乳牛、3萬多頭公牛等,被用來飼養作為食物或生產食物,但只有比例極少的動物,能夠在對動物比較友善的環境中度過一生。可是,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經過多年的努力,在今年推出了動物福利標章,並且也成立了專門的稽核部門,讓消費者未來可以透過辨識標章,買到更多對動物友善的食品,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分享如何透過動物福利標章的建立,讓更多被飼養的經濟動物可以過得更好。那我們就開始今天的節目吧!

大家應該都知道歐洲是比較早重視動物福利的區域,根據民調公司的調查,有七成以上的歐洲消費者都認為農場動物的福利很重要,但其實在歐洲也是經過很多人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影響這麼多的消費者,早在1965年,英國的布蘭貝爾委員會發表了一份關於農場動物福祉的報告,主要是回應1964年一本在英國出版的、由露絲哈里遜寫的書,叫做『動物機器』,書中描寫當時為了更好的整體經濟效益,畜牧業開始朝工業化學習,這本書向英國大眾揭露蛋雞、小肉牛和母豬飼養的真相,提醒世人關切農場動物的需求與福利,在英國、歐洲引發廣大迴響。人們開始注意到「飲食」背後的動物痛苦。在報告中明確指出農場動物確實像人類一樣,有感受痛苦的能力,報告中也明確的定義至少要滿足哪些條件才叫兼顧動物福利,像是動物應該至少有足夠的活動自由、可以毫無困難地轉身梳理自己、有充足的食物等等,並且建議英國要立法,來保護動物福利,但報告中也承認,因為經濟上的考量,需要做一些妥協,但隨著未來社會發展,動物福利將會一併提升,現在看來可以容忍的條件,可能在未來被認為是無法容忍的。也因為這些觀念發酵,歐洲才變成現在這樣重視動物福祉的區域。

反觀台灣,其實也和歐洲的發展很像,隨著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消費者可以接受願意用更高的價格去購買符合自身價值觀的商品,也讓經濟動物的福祉可以更好,當然也賴於很多動保界的人士努力的推動,其中成立於1999年的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也就是我們今天節目討論的動物福利標章的推手,長期在推動各式動物保護政策,在2012年開始注意到經濟動物飼養上的議題,開始推動尊重動物天性的友善飼養,在2017年為了協助更多有意願的蛋農可以不再把蛋雞關在小籠子裡,成立友善雞蛋聯盟,輔導蛋農以「放牧」或「平飼」方式飼養蛋雞,以保障動物福利與公眾食品安全。後來研究會也與希望做食物轉型的家樂福合作,2018年設立了非籠飼雞蛋專區,而在銷售數據上也超出家樂福的原本預期,專區的雞蛋原本只占4%,到後來成長到22%,從這些面相可以發現,其實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是注重動物福利的,只要給它們可以辨識的方式,加上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認證,透過市場機制,就可以改善生產者的生產方式,進一步就能逐漸改善整體經濟動物的福利。

也因為如此,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想要擴大這樣的成功模式,因此推出動物福利標章的機制,就是希望能複製非籠飼雞蛋的成功,去擴大更多認證的經濟動物物種,並訂定標準,改善乳牛、豬隻、肉雞等經濟動物的處境,設定標準其實是一件很繁瑣的工作,像是協會除了原本有的蛋農標準以外,它們經過四年多的時間,探訪了台灣24家乳牛場,到國外吸收經驗,找到可靠的專家當評審團隊,才制定出適合供酪農產業依循的評分標準,也才能提供合格的酪農業動物福利標章,未來也會持續的關注其他種類的農場動物,一一訂出適當的標準。那有心想要獲得標章的品牌業者要怎麼成功申請到標章呢?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要通過「動物福利標章」認證稽核作業,除了要提供資料審核外,也要同意團隊可以到現場去勘查是否符合標準,主要分為活動空間、設備及環境、疾病與管理方式還有工作人員是否有專業背景這幾個面向。確保了動物是友善飼養以外,第二部分還要通過「動物福利標章」產銷監管鏈審核作業,這就是可以透過供應鏈,追朔到生產源頭,以免有不肖業者偽冒來欺騙消費者。

當然要保護動物,其實最理想的狀況一定是大家從此都改吃全素,但是現實是,大部份的人都還是無法改變長期的飲食習慣,但也別因為沒辦法達到最理想的狀況,就甚麼都不做,我們還是可以有很多折衷的辦法,為關心的動物盡一份心力,像是偶而吃素,或是選擇動物福利的產品來支持友善動物的品牌,當然,如果你有親戚朋友恰巧是畜牧業者,也可以把我們這及分享給他,讓他知道要怎麼申請到動物福利標章,也可以吸引到更多愛護動物的消費者買他的產品,在心裡與經濟上支持他們持續在友善動物路上努力,好的市場機制運作下,動物的福利自然而然地隨著我們的經濟發展與觀念素質而提升。下次走進超市,不妨暫時不要隨手拿起以往習慣的品牌,把你的眼光多停留在貨架中每個商品,看看蛋區,有多少的非籠飼雞蛋,他的價格如何?跟一般的蛋相比差多少錢?想想這個價差是否其實只是省下一杯珍奶就有了?想想那杯對你來說可有可無的珍奶,與你的理念、與動物那多一點點的自由相比,是不是顯得微不足道?是不是其實一杯珍奶換取一些動物的一點點自由,換取對自己心靈上的更多的滿足,其實非常划算呢?那我們今天的節目就到這邊,我們下次見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