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5日 星期五

第64集 宗教裡的放生活動,是解放生命,還是傷害生命?

 大家好,我是Alice,今天我們要來聊聊放生這件事,不知道大家對放生的印象是不是和我一樣,就是一堆人鬧哄哄的聚集在某個地方,然後打開籠子,釋放一群準備好的動物,並且配上一些祈福的過程,而放生這件事,很多人是因為受到宗教的影響,相信生命是寶貴的,因此透過這樣的行為,一方面認為可以救到這些可憐的生命,另一方面也幫自己行善積陰德,無論你是否認同度,我想先分享一個古人的小故事讓大家思考一下,在列子這本書中,有一篇獻鳩放生是這麼說的,每逢正月初一,趙國邯鄲一帶的老百姓都要成群結隊去山野裡捕捉許多斑鳩,送給當時趙國重要的大臣叫做趙簡子,簡子看著一籠籠斑鳩,非常高興,就賞賜給每個獻斑鳩的人一堆銀子。有個食客就覺得很怪,問簡子為何要買這麼多斑鳩,簡子回答,每個生命都很寶貴,所以我都會在正月初一這個良辰吉日,讓這些可憐的生命重獲自由,以表示我對生命的愛護。聽到這邊,你是同意簡子的說法,還是會和食客一樣反問他,百姓知道您因為要放生,獻鳩能得到厚賞。大家都爭先恐後去捕捉斑鳩,在獵捕的過程中,一定也會傷害到這些生命,您如果真的可憐這些小生命,還不如立下禁止捕捉斑鳩。不然的話,抓了又放,您的恩德還抵不上您的罪過。故事的結尾是趙簡子恍然大悟的臉紅認錯,並且不再做放生的舉動。而這不只是歷史,我們看看現在,是不是還是一直重複這樣的行為及爭論呢?我想宗教教導大家要愛護生命是一件很好的事,但如果用刻意捕捉或買動物來放生展現愛護生命的表現,那其實大可不必,那我們要如何在宗教與動物保育上取得平衡呢,這就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的內容。那我們趕快開始今天的節目吧!

首先,以現在的法律而言,其實有規範不當的動物釋放行為,因為這會觸及三的議題,「保育」、「動物福利」、與「外來入侵種管控」。

在保育及動物福利的議題中,買賣與放生動物的過程,其實很容易危害放生地的野生動物生存與棲地環境,很多的經驗都是在放生後的幾天內,因為動物到了不適合的環境而大量死亡,這也不符合放生的原意,反而是間接的殺害這些動物。而因為有人有放生的需求,就會有人去用任何方式捕捉或繁殖動物來賣給你去放生,像我到寮國龍坡邦的浦西山,可能因為浦西山上有個寺廟,周圍就有許多小攤商,用很小的竹編容器裝著一隻隻的麻雀,要兜售給國內外的遊客與信徒,讓大家買了提到山上去放生,還真有不少寮國遊客跟外國遊客買了去放生,但是,買的這些麻雀哪裡來呢?可能麻雀不會有外來種入侵或不適應的問題,但這些攤販不就是用盡各種方式去補抓麻雀來賣給你?捕捉的過程中,麻雀又要遭遇多少驚嚇跟傷害,甚至過程中可能造成部分麻雀死亡?

在外來種入侵的議題中,其實我們上一集就有提到,若沒有審慎評估,將外來種釋放到某個地方中,如果被放生的動物沒有剛剛講到不適應的問題,反而超級適應甚至變成當地的強勢動物,而侵犯到其他當地原生動物的生存,那就會變成外來入侵種,也就是像上一集中到的綠鬣蜥的狀況一樣,不旦過度繁殖,危害到其他物種,甚至也為危急到人類的農作物造成農損,又要耗費國家的資源去捕捉移除。

回來看看台灣的現況,其實近幾年在動保界、生態界的宣導下,已讓民眾對不當的宗教放生會嚴重傷害動物和生態,逐漸形成共識。而農委會林務局從民國100年開始,也經過長期與宗教界溝通,越來越多人認可「以救傷代替買放」的智慧放生。保育和宗教放生如何合作?台灣有很多保育救傷單位,一直很缺乏經費,這些保育單位本來就在救援野生動物,而「救生」非常符合宗教價值,因此由放生團體挹注部分經費,讓保育團體救生,保育團體野放動物時,讓宗教團體加入「祝福」儀式。如此,保育和放生都完成了。

當然也不排除還是有部分的宗教或私人團體,到目前一樣是大規模的在進行放生活動,如果你知道親友有參加這樣的活動,也請勇敢的跟他們說明這集我們分享給你的觀念。於法,雖然台灣目前沒有明確的限制放生的行為,但不管在野生動物保育法、漁業法、國家公園法等,其實你在放生的時候,很容易觸法並且被罰款。於理,相信現在不再有人會認為放生可以直接讓病人康復、讓颱風轉向,消除地震等,真的有問題就要面對問題,並去尋求專業的方式,才是把問題解決的好方法。於情,連古人都知道,就算放生出自善意,但商業化與大規模後,你造成的傷害,比你做的善舉還要多,重點是把ˋ你尊重萬物的一顆慈悲心,落實在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太多面向都可以讓你在生活中去實踐愛護與尊重生命,而不是透過放生這樣的表面行為。當然,多收聽我們用聽的救動物頻道,更能告訴你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哪些真正好的方式可以做到愛護動物,所以請你一定要每週六,持續收聽我們頻道並且分享給你的家人或朋友,那今天的節目就到這邊,我們下次見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